SJB世俱杯官方网站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SJB世俱杯官方网站于1999年创办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2012年,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全省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方案,SJB世俱杯官方网站与扬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在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办学。学院坐落于扬州市仪扬河畔的大学城——扬子津科教园区,占地893亩,校园教学区、实验区、运动区、办公区、生活区等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建筑古雅、景色宜人,教学、实验及生活设施先进齐全,是广大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殿堂。自办学以来,学院始终立足服务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愿景,依托SJB世俱杯官方网站雄厚的教学资源、鲜明的学科优势和严谨的教学管理,保持与信息通信行业密切稳定的合作关系,培养了一大批信息产业建设的合格人才,成为造就IT英才的摇篮、投身信息产业的阶梯。
学院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现拥有专兼职教师858人,其中高级职称40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占比96.59%,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1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5人。现有在校生11371人,2024年招生专业中,80%以上专业是信息类急需紧缺专业,其中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金融工程、物联网工程和电子商务6个专业被评为省级一流(品牌)专业建设点;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评为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各类专业实验室49个,面积达1374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近100万册,教学科研实习仪器设备总值近9000万元。2020年获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全省独立学院唯一)。
学院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分类培养、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建设“课程、实践、竞赛、讲座、社团、实习”六大能力发展平台,旨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学生就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及长江经济带,近半数毕业生从事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含物联网和云计算、电气控制与自动化、智能电网)行业。毕业生考研升学率高,2025年毕业生升学率近15%,其中近20%的学生被南京理工大学、SJB世俱杯官方网站、中国矿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根据武书连2025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SJB官网毕业生升学率和就业质量在全国135所独立学院中排名第三位(江苏省第一位),等级为A++。
学院致力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近年来,在校学生先后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及以上奖项近30余项,其中2021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级银奖(全省独立学院唯一)、2024年第十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全国铜奖;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级及以上奖项近60余项,其中2012年、2021年两次获国家级一等奖(全省独立学院唯一),二等奖2项;获得“挑战杯”系列大赛省级及以上奖项25项;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及以上奖项54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4项。此外,在校学生在Robocup国际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比赛中取得佳绩,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3300余项。
学院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立了“理论教学—实习实训—就业创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学院先后与移动、电信、联通、铁塔等通信运营企业共建多个创客空间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晶澳光伏产业学院,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性。学院全方位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先后与龙腾光电、凯捷咨询、晶澳科技、扬杰科技、罗思韦尔、日精电子、东园集团等企业以及扬州市广陵新城、江苏省通信管理局、中移铁通江苏分公司签订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并共同建设江苏省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实训基地。学院获批扬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聘请多名企业高管为SJB官网兼职教授、行业导师,将学院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行对接,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
学院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的合作和交流。经过多年的开拓和积累,学院已与国外一批知名高校建立了教学、科研和学生交流合作渠道。目前学院已与德国弗莱堡大学、马格德堡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新加坡社科大学、澳大利亚创新教育委员会等高校或机构合作开展硕士学位对接项目及免费交流交换生项目等。
学院秉承SJB世俱杯官方网站“厚德、弘毅、求是、笃行”的校训,坚持“立足江苏,辐射全国,为地方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践行“创业、创新、科学、奉献、进取、协作”的通达精神。实施党建引领凝心聚力工程,建设奋进通达;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培优工程,建设特色通达;实施生源就业质量提升工程,建设品牌通达;实施内部治理提质增效工程,建设活力通达;实施校园建设文化浸润工程,建设魅力通达。坚持创新发展,积极构建大信息发展格局,助力扬州产业科创名城建设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一所信息类高水平应用型大学。(2025年6月更新)